资讯详情

《宁波日报》专题报道点赞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科技创新成果
时间:22-11-30

1669786633934099578.png

  11月30日,《宁波日报》重要版面发布《一条高铁串起发展“无限可能”》专题报道,记者深度采访了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崔峻博士,并高度点赞研究院在长三角科技协同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领域推出的一系列创新举措。

  相关报道文字如下:

  一条贯通两省四市的跨海高铁要来了。

  它将为这些地区的产业、旅游、教育科技、商贸带来哪些变化?“交通的便利,将加速产业一体化协调发展,一场以高铁名义开启的产业共赢大幕拉开”“长三角文旅产业将从此共绘‘同心圆’”……记者分路走访制造业企业、旅游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商贸服务业企业,请他们畅谈这趟开往春天的高铁给城市间共融共生、互利共赢带来的“无限可能”。

  科技:长三角人才项目交流有了“催化剂”

  今年是崔峻从上海搬到宁波前湾新区的第9个年头。

  现任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的崔峻,已经过上了典型的“长三角通勤人”生活:周一到周四住在新区的人才公寓,周五晚上经由杭州湾跨海大桥自驾回到上海。

  2013年,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正式落户宁波前湾新区,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平台,研究院背靠包括复旦大学在内的上海高校资源,科研水平不言而喻。

  通苏嘉甬高铁让他对未来更加充满期待,不仅是距离上的“缩短”,更是长三角科研交流便利度的提升。

“这条铁路建成以后,从上海虹桥站乘坐高铁至宁波前湾新区仅需约半小时。”崔峻说,自己的“双城生活”将更加灵活便利。

  对于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来说,高铁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平台能级。“上海有人才、有项目、有资金,宁波有土地、有完善的制造业产业链、有企业家资源,完全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崔峻说,不管是上海科研资源的导入,还是宁波企业、高校到沪交流,高铁的建设为这些合作提供了便利。

  当下,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携手复旦大学正在推进一项半导体重大项目落地宁波,未来将引入更多高端科研人才。9年来,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孵化了一批批好项目,不少创业团队来自上海、江苏等长三角地区。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png

▲复旦杭州湾科创园

  未来,得益于通苏嘉甬高铁的建成,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将立足宁波,面向长三角,甚至全国,争取在“十四五”时期将研究院建设成为国家级创新平台。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Copyright @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 ALL Right Reserved. 浙ICP备20210188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