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纪风雨,百年复旦。作为见证中国现代化历程的高等学府,复旦大学自创建以来,一直本着以服务国家为己任的态度,笃志求索,近思不懈。从培育未来栋梁之才,到助推本国科技文化,说复旦的百年校史,是一部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而尽心尽力的奋斗之史,我想也是不为过的。
经济高速发展、科技飞速进步的21世纪,作为中国最好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复旦在如何推进大学与地方产业协同创新问题上一直有着自己颇为独到的规划,正是在如此背景下,为了能够更好得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从而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复旦大学与宁波市人民政府于2013年1月22日,共同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合作建立了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
浙东地区历来就有“建书院以化天下”的传统,早在北宋庆历年间,即设有明州(宁波古称)桃源书院,以汇集浙东文人、造就仕进人才。异代所求,各有不同。如果说在古代,培育具有“治国平天下”责任意识的士大夫人才是为各朝各代孜孜以求的目标,那当下之际,重中之重即在于培养、扶植具备科技创新意识的项目及人才。而跨越千年,依旧不变的则是:在两者间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莫过于学术、人才的摇篮——高等学府。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在秉承“严谨、求实、创新”的复旦精神基础上,结合宁波政府“务实、开拓、开放”的地方精神,以科技和资本为纽带,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在校地合作、成果转化、协同创新、扶持创业等多个层面的工作中继往开来,从而打造一复旦大学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政产学研合作典范,更为用科技创新来点亮中华民族强国富民的“中国梦”而添力。
自由而无用的灵魂,是在复旦流传很广的一句名言。自由是创新的前提,创新则是民族进步之魂,修身之路,可参“无用”之道,但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这一重大课题、责任面前,只有用创新的精神,结合地方钟灵、民族心魂,以作“有用”之功,才能为学校、地方的发展,乃至民族之富强而尽绵薄之力。
在此,我谨代表复旦大学及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热切期待并欢迎一切有志于创新创业、满怀激情和梦想的朋友,能够同聚研究院,为共圆人生辉煌的梦想而奋斗。
金 力院士